大赛背景

为贯彻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以及“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等讲话精神,引导大学在校生学习掌握各类技能并学以致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应用人才。

新媒体技能应用赛项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打造新媒体行业风向标,强化从业者的能力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在校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新媒体行业素养,以赛促学,学以致用,可以将新媒体的工具与高校专业学习相融合,在校期间积累个人作品和案例,储备更多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科普与创新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

协办单位

中国技术创业协会校企融合专业委员会

安徽省人工智能学会竞赛专业委员会

135编辑器、青蓝研习社

技术支持单位

尚工评测、我爱竞赛网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

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批准,于2023年3月29日成立。由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石恒臣同志担任委员会负责人,旨在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战略决策部署为己任,谱写数字中国新的华章。

作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智库机构,数字中国发展战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工委)在融合、加持现有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技术层面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通信、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机等新兴信息产业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上,在党建引领下,从铸就伟大复兴中国梦国家战略层面出发,深入研究数字经济、数字政治、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和数字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的协同发展。注重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方面人才的培养,融入并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环境。同时,助力数字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广域经济、文化传承、金融互通、国防民生等方面的永续健康发展。

数字中国战略发展工作委员会将依托“院士港”专家智库资源,实施数字中国人才培养工程,紧贴簇拥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开拓发展数字人才培育、引进、留存、转化和任用等专项工程,量身定制谋划解决方案,构筑提升数字人才自主创新能力,激发数字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增加数字人才合理有效配给,开创数字人才新质生产力,形成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以更好地支撑数字经济转型及高质量发展,开创数字中国新纪元。

在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数字经济建设工程,全面深入推进集数字数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产业、数字化集成、数字化治理、数字化链接、数字化转换、数字化溯源、数字化安全等技术要素,在事关工业、农业、国防、教育、科技、教育等支柱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商贸服务、交通运输、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全民健康、乡村振兴等领域进行落地实施。特别是针对这些领域的中小微企业,将按照数字经济时代节点要素要求,精准订制专属方案,解决急难愁盼的瓶颈,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赛事组委会

大赛组委会

  • 主任:
  • 胡学钢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副主任:
  • 班钢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 委员:
  • 冯玉明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学院院长
  • 崔文超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学院副院长
  • 侯超钧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统计系主任/副教授
  • 杨朝霞兰州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 李艳河北传媒学院副教授
  • 李房云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部主任
  • 白玲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教授

大赛秘书处

  • 秘书长:
  • 杨兴明安徽省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 副秘书长:
  • 王圣然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科普与创新专委秘书长

专家委员会

  • 张书钦中原工学院信息学院院长
  • 赵占芳河北地质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 贺钧北方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 陈中举长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
  • 张伟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学院院长/副教授
  • 庄家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
  • 李海强广西城市职业大学健康学院院长
  • 王艳保定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 孙增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
  • 武江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副院长
  • 冀松保定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
  • 陈煜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
  • 闫东方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工程实验中心主任
  • 胡忠震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部学生支部书记
  • 单莹莹哈尔滨广厦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
大赛详情
大赛对象
大赛面向各高校在校生(含高职、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不限专业。
各科目分本研组和专科组,分组评审与排名。
大赛科目
科目为海报设计、公众号、短视频。
参赛费用
本届大赛将收取上机考试及评审费用共59元/科。费用由大赛技术支持单位北京中青英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账号:110932952910901)收取,用于大赛系统开发、设备、专家评委等。
决赛不再另行收费。
时间安排
  • prize

    初赛报名

    即日起-2025年9月23日

  • prize

    初赛晋级公示

    2025年9月26日

  • prize

    决赛作品提交

    2025年9月26日-10月14日

  • prize

    决赛获奖公示

    2025年10月底

奖项设置
初赛奖项

初赛一等奖

初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10%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晋级决赛资格

初赛二等奖

初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20%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晋级决赛资格

初赛三等奖

初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25%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

决赛奖项

决赛一等奖

决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5%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

决赛二等奖

决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15%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

决赛三等奖

决赛各组别参赛选手总人数的20%

颁发由主办单位盖章的获奖证书

大赛形式

初赛赛道

新媒体技能应用赛项初赛题型为判断题和选择题,形式为线上视频监考考试,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考卷,点击参赛后不可取消,系统将进行计时,限时60分钟。
初赛时间限制在报名成功后一周内完成,请合理安排参赛时间。可报名多个科目,同一科目只能参赛一次。各参赛科目分开比赛分别排名和评奖,根据各科成绩取排名前30%的晋级决赛。
注:报名成功后赠送免费模拟考试,参加模考后,无法退款。距离报名截止倒数第三天开始概不受理退款,若未在官网规定时间内完成初赛或决赛答题,均视为自动弃赛,不予退款。

决赛赛道

新媒体技能应用赛项决赛为作品赛,即根据指定主题创作海报、公众号或短视频作品,具体赛题和要求可在初赛公示后在官网查看。晋级考生根据公布的赛题在提交时间内创作作品并及时提交到大赛官网。

联系方式
  • 大赛官网:http://www.cnccac.com/xmt
  • 大赛邮箱:cnccac2022@aliyun.com
  • 协办咨询电话:徐老师15010027202(同微信)
  • 考生咨询电话:周老师18001258862(同微信)
  • ewm

    扫码即可领取往届真题